
宇用户注册《Q17627115》一、目的
1.充分利用现有非人灵长类初物实验设施,满足心理所及周达科研人员使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进行认知科学矸究的实际需求。
2.探索管理与维持开放式科研平台运转的最佳途径。
3.充分发洋现有支撑人员的技术优势,为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的科研人员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设施简介
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
1.心理所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完全符合国家最新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R 50447-2008)(https://wenku.baidu.com/view/b9971717a2161479171128ab.html),同时也参照了美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实验动物设施标准,由饲养区、辅助缓冲区、隔离观察室、清洗消毒间和大型实验动物手术室五部分组成,最多可容纳36只成年猕猴。设施一次通过行业专家进行的环境检测,并于2011年4月获得北京市科委颁发的猴类实验功物使用许可(许可证号: SYXK (京) 2011-0013)。
2.心理所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与认知神经生理实验室在建筑结构上整合在一起,研究人员可根据需要使用认知神经生理实验室的部分实验间和仪器没备,开展行为、心理物理和神经电生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张弢研究员课题组的工作人员可提供实验动物训练、人员培训和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协助。
3.心理所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隶属张弢研究员课题组,由刘妍妍实验师负责日常管理,是我国第一个配备了具有博十学位的执业兽医师的非人灵长类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平台。实验功物的饲喂和设施维护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实验动物代购、托管、体检、手术、隔离观察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服务项目,同时负责对新进工作人员进行必要培训。
三、管理制度细则
1.设施的人员进出管理
① 未经负责人批准,严禁与实验无关人员进出动物实验设施。
② 来访人 员如需进出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必须登记,在无法提供相应健康证明的情况下必须遵照陪同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全面个人防护,包括实验服、手套、鞋套、发套、口罩。
③ 所有工作人员配备门禁卡和实验室钥匙一套,仅限个人使用,不得转借。门禁系统的进出记录由实验室服务器自动留存。
2.设施的动物进出管理
① 实验动物进出一律使用标准实验用猴椅( 手术和运输情况除外), 新进实验动物除进行严格体检外,需在隔离观察室监控一周无异样后方可进入饲喂区:任何人不得私自携带实验动物外出,非实验动物也不得进入饲喂区。
② 实验动物进出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一律登记,专人使用的实验动物每次带出动物设施时要称重,带回时负责通知饲喂人员该动物当日饮水标准,并在下班前确认饮水标准得到执行。
③ 工作人员将实验动物带出和带入动物设施要严格遵循相应标准操作规程,不得无端挑逗虐待实验动物。有无故伤害实验动物者,一经发现,即刻取消使用本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资格。
3.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① 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动物实验前均需取得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并通过负责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使用培训。
② 使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曾经通过实验动物手术培训,凡是有标准操作规程的操作均需参照本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相关规定执行。
③ 所有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使用培训和人类与非人灵长类交叉传染疾病知识培训。
4.设施和设备使用
① 隔离观察室和手术室如需使用,请单独提交申请,并遵照相应规定支付使用费,手术室还需要事后提交手术报告。内部工作人员(包括认知神经生理实验室合作伙伴)也需按内部管理规定向管理人员提交申请,以便排定日期。
② 所有按收费规定支付实验动物托管费用的工作人员均有权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饲喂区、辅助缓冲区和清洗消毒间的设备,但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否则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
③ 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设施内的设备,未经许可,严禁带出实验室,初次违犯者一般给予警告,但屡次违犯或情节严重者可能受到行政处分或处罚。
5.事故应对及处理
① 所有实验动物和人员相关伤害性事故请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征询处理方案,并请严格遵照执行,切勿自行处理。
② 如遇实验动物逃逸事故,无经验人员请勿尝试抓捕,应立刻离开现场,锁紧门窗,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解决。
③ 如眼部有实验动物体液(包括血液)进入,请立即使用位于D503-1入口处一侧的洗眼器清洗10分钟,开始清洗后再通知管理人员协助。
④ 因未按操作规程导致仅器设备损坏者,应照价赔偿,并负担因此造成其它损失。如引起火灾等恶性事故,还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⑤ 因未按相关规定操作不当对实验动物造成伤害者,除医疗费用自理外,还需负担实验动物的医疗费用,并取消其使用本设施资格
共有 0 条评论